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4的文章

五四運動的四個層次

本篇為筆者在輔仁大學歴史系修中國現代史課程的筆記整理 五四運動的四個層次 從歷史上來看1918年五四運動它有四個層次:   五四學生愛國運動:發生在1918年5月4日因為中國在巴黎和會無法爭回山東權利的學生遊行活動,其原因可追溯到1915年5月25日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在二十一條蓋印承認日本在山東權利和1917年9月28日內閣總理段祺瑞向日借款時"欣然同意""山東問題換文"中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一切權利。   1919年4月經巴黎和會中國代表透露條約消息回中國後,國內嘩然,於是各界一致要求收回主權,懲辦禍首,而北京大學在5月3日校長蔡元培於法科大禮堂開會決定4日舉行示威運動,於是五四學生愛國運動展開,以下從5月4日學生遊行請願到7月22日全國學生聯合會宣告結束罷課略述之:   5/4-上午9時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院校學生商討遊行辦法,決定相約下午一時半在天安門示威請願,約3000餘名學生一面遊行,一面發有"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標語,經東交民巷(當時各國使館均在此)時要求各國主持公道,因假日各國公使均不在,僅由美國公使館員代收。之後遊行隊伍到石大人胡同曹汝霖(當時交通總長)宅,一時群情激憤闖入宅中痛毆駐日公使章宗祥(曹逃脫躲過一劫),不久步軍統領李長泰.警察總監吳炳湘率軍警逮捕學生32人。晚上七時北大校長蔡元培準備營救學生,並指此事件為學生愛國運動。 5/5-北大等14所校長(5/4遊行的13所大學加清華大學校長)要求政府釋放學生,並嚴懲與日秘約有關的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5/7-在吳炳湘要求各校學生回校上課的條件下,加上蔡元培身家擔保,上午被捕學生獲釋。 5/9-蔡元培因壓力及謠言下留箋離京,使局勢再度緊張。 5/19-北京中等以上學校決定一律罷課,並再提"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要求勿在和約簽字。 6/1-總統下令譴責學生並為曹等3人辯護。 6/3-上午十時北京學生再度示威.演講,軍警逮捕178人於北大法科禮堂。 6/4-學生繼續演說,再被拘800人。 6/5-在全國各界壓力下政府釋放所有學生。 6/10-在風波未息壓力下,政府為怕事態擴大,將曹等3人免職。 6/28-巴黎和會中中國代表拒簽和約。 7/9-蔡元培復任北大。 7/22-全國學生聯合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