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五四運動的四個層次

本篇為筆者在輔仁大學歴史系修中國現代史課程的筆記整理

五四運動的四個層次

從歷史上來看1918年五四運動它有四個層次:

  五四學生愛國運動:發生在1918年5月4日因為中國在巴黎和會無法爭回山東權利的學生遊行活動,其原因可追溯到1915年5月25日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在二十一條蓋印承認日本在山東權利和1917年9月28日內閣總理段祺瑞向日借款時"欣然同意""山東問題換文"中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一切權利。
  1919年4月經巴黎和會中國代表透露條約消息回中國後,國內嘩然,於是各界一致要求收回主權,懲辦禍首,而北京大學在5月3日校長蔡元培於法科大禮堂開會決定4日舉行示威運動,於是五四學生愛國運動展開,以下從5月4日學生遊行請願到7月22日全國學生聯合會宣告結束罷課略述之:
  5/4-上午9時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院校學生商討遊行辦法,決定相約下午一時半在天安門示威請願,約3000餘名學生一面遊行,一面發有"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標語,經東交民巷(當時各國使館均在此)時要求各國主持公道,因假日各國公使均不在,僅由美國公使館員代收。之後遊行隊伍到石大人胡同曹汝霖(當時交通總長)宅,一時群情激憤闖入宅中痛毆駐日公使章宗祥(曹逃脫躲過一劫),不久步軍統領李長泰.警察總監吳炳湘率軍警逮捕學生32人。晚上七時北大校長蔡元培準備營救學生,並指此事件為學生愛國運動。
5/5-北大等14所校長(5/4遊行的13所大學加清華大學校長)要求政府釋放學生,並嚴懲與日秘約有關的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
5/7-在吳炳湘要求各校學生回校上課的條件下,加上蔡元培身家擔保,上午被捕學生獲釋。
5/9-蔡元培因壓力及謠言下留箋離京,使局勢再度緊張。
5/19-北京中等以上學校決定一律罷課,並再提"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要求勿在和約簽字。
6/1-總統下令譴責學生並為曹等3人辯護。
6/3-上午十時北京學生再度示威.演講,軍警逮捕178人於北大法科禮堂。
6/4-學生繼續演說,再被拘800人。
6/5-在全國各界壓力下政府釋放所有學生。
6/10-在風波未息壓力下,政府為怕事態擴大,將曹等3人免職。
6/28-巴黎和會中中國代表拒簽和約。
7/9-蔡元培復任北大。
7/22-全國學生聯合會宣布結束罷課,五四學生愛國運動告一段落。
    影響:學生此後得以干預政治,7月16日上海組成的"全國學生聯合會"使學生運動變得有組織,得以串連全國學生運動。
             民族主義意識高漲使此時期的思想.文化運動偏離原來軌道轉向政治面,並分歧為兩派,一派是因共黨思想傳入因而中共堀起,一派傾向國民革命而支持南方的孫文領導的國民黨。

  五四新文化運動:指發生在1917至1923年的思想革命,也被奉為新文化運動,也有人指這是中國的文藝復興。
  其肇因於1915年夏天,胡適在美國主張改良文言文和陳獨秀回國辦"新青年"提倡文學革命。其展張主要由陳獨秀辦"新青年"鼓吹青年摧毀舊傳統建立新文化;北大校長蔡元培提倡學術自由及聘用有新思想的教授;胡適主張實用主義和用白話文寫作而開始,經過1919年五四學生運動後,開始轉向政治層面,於1923年結束。
  影響:白話文運動使後人不再用文言文寫作及新文學的興起,另一方面也使個人思想脫離封建而解放出來進而使社會一般人民民主意識抬頭。
  在各種西方思想的引進下,這場新文化運動原本追求知識.學術,因為一方面主張全盤西化,反對傳統,一方面在強烈民族主義意識下急於找尋中國出路而失去當初的目的,於是它不像文藝復運動一樣再造一種新文化,也不像啟蒙運動後政治變得開明,而且講求科學的自然律和理性的啟蒙運動並不反對過去所有的文化,但是五四新文化運動追尋的目標和主張卻影響至今。

  五四運動:可分狹義和廣義的五四運動。狹義的五四運動指1919年5月4日學生愛國運動。廣義的五四運動可從1917年的新思想.新文化運動開始到1921年結束,前期的運動主要追求西方新知識.新思想和學術,後期運動轉為攻擊傳統而偏離了原來方向。狹義的五四運動可追溯到1915年日本向中提二十一條,廣義的五四運動可追溯到胡適.陳獨秀提新文學運動,使新文化運動在中國展開,而此運動結束於1923年國共合作。

  五四:可以指發生在1919年5月4日的學生愛國運動,也可以指1917至1921的新文化運動,然而就其影響而言,它演變到後來是一個精神上的象徵.圖騰,在思想和學術上它代表的是一個中國的文藝復興運動或啟蒙運動,雖然它沒有再造一種新文化,也沒有使中國走向光明的未來,可是它對中國各個層面的影響卻一直到今天。若拉長時間從中國現代史來看它接續了器物上追求西化的自強運動和制度上追求西化的維新運動而變成一個在思想上追求西化的運動,於是它也是一個歷史的重大轉折點。經過五四運動後中國歷史主要走向由主張國民革命的國民黨和主張共產革命的共產黨領導的兩條路線,所以總結五四是一個具有多面向.多層涵義的抽象概念。

  五四運動和三一八學運比較:

  起因不同:五四運動遠因為二十一條,近因為巴黎和會日向中提出山東權利讓予;三一八則因立院30秒黑箱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學生突然佔領立院議場。
  背景不同:五四運動當時中國對外主權岌岌可危,內部軍閥治國,政局不穩;三一八則是台灣經濟未有起色,年青人對未來擔憂.悲觀.害怕。
  發展情況不同:經五四運動北洋政府終於妥協,拒簽巴黎和會和免曹等3人職務;三一八目前為止,馬政府拒退服貿,學生繼續堅持訴求,佔領立院。
  抗爭方式不同:五四運動經開會後再決定遊行地點及用發宣單和演說方式表達訴求;三一八運用手機網路號召群眾,並擅用媒體宣傳反服貿.爭民主的訴求。
  國內支持學生與否:五四運動中全國民眾對內對外炮口一致,工商界並以罷工罷市支持;三一八有白杉軍等反對學生非法佔領立院,也有不少民眾支持服貿。

  兩者亦有相同之處:
   1.學生抗爭皆針對政府並強烈要求政府達到其主張和要求。
   2.政府未尊民主原則引發學生運動:五四運動起因為北洋政府代表想在巴黎和會自行簽下喪失中國山東權利的條約,後因參加成員爆料而引起中國人民憤慨;三一八起因為立委想黑箱作業通過服貿,引起學生不滿攻佔立院,這些都違反民主原則。
   3.學生罷課
   4.校長.教授支持
   5.非和平的脫序行為:五四運動的遊行隊伍到曹宅時,學生失控闖入曹宅,最後火燒曹宅;三一八一周後,學生轉而攻佔行政院,被警力強制驅離並爆發衝突。

    學生運動應回歸理性.和平.民主

    把五四運動和三一八太陽花學運相比,在本質上確實有不恰當之處,兩者追求的目標和其背景有相當大的差距,然而這兩個運動在出發時所堅持的方向,到了後來都脫離了本來的道路,余英時先生說五四運動是一個未完成的文化運動,它最後變成不是所謂的文藝復運動,也不是所謂的啟蒙運動,以此看正在發生的三一八學運,它是否己背離原始的初衷呢?
    在民國初年發生的五四運動,當時的人給予很高的期待,因此稱它為啟蒙運動,希望此運動後中國邁向光明,解除不平等條約,恢復民族尊嚴,所以引進西方思想以尋求中國未來的出路。啟蒙運動最重要的是用理性來看人類社會各層面的問題,認為理性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使一代比一代好,如今三一八學運使台灣社會陷入簡單二元對立;即支持服貿和反服貿;親中和反中;支持國民黨和支持民進黨;挺馬和挺學生......好像整個社會又變回1990年代和2000年初台灣統獨對立,省籍情結,身份認同的對立與仇恨,如果現在台灣又回到二元對立的無解漩渦,那麼是不是大家是不是應該冷靜地.理性地來看三一八學運?
   人類歷史演變到現在的民主政治,是因為過去有很多暴政.獨裁使人民走向革命的道路,在專制獨裁的國家只能有一個意見,而民主國家中任何人都可以表達意見,主張其權利,所以民主國家的社會是多元的,任何議題可以有多種選項,而人民有足夠的民主素養去接受包容不同意見的人,也要有法治觀念去尊重法律,不能因為只要主張民主人權而可以不擇手段去達到其目的,這樣和極權專制有何不同?
    學生是我們的下一代,是國家的未來,這十幾二十年,他們被當作教育白老鼠,如今要長大成人,卻要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這些是我們大人留給他們的。五四運動中的學生後來都不讀書,在民族情緒高漲和國家內憂外患下都去救國了,現在的台灣的學生以後長大會是怎麼樣呢?政府和民眾應該去思考自己是不是有該檢討的地方,服貿能不能退是一個議題,它有很多選項,不是只有堅持服貿或退回服貿兩個選項,台灣現在禁不起對立和互相仇恨的撕裂,應該團結攜手合作,彼此冷靜溝通.理性思考,讓得之不易的民主果實和當初許多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得來的中華民國繼續維持下去。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福康安與鹿港新祖宮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一黨後,在臺灣有幾處有關福康安的廟宇文物等,其中有兩座媽祖廟由福康安所倡建,十道乾隆御制碑文,兩座奉旨建造的生祠,及義民等所立碑文。 其中 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96號的「新祖宮」為兩座媽祖廟其中之一 。   新祖宮正門 2018.10.19筆者拍攝       照片是埔頭街新祖宮的正門,在門中間上「天后宮」三個字左右有「敕建」兩個字,「天后宮」現在臺灣習慣統稱媽祖廟,漬實錄都以天后宮稱之。 此銘文在正門的右邊;新祖宮管委會指新祖宮為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一黨後奏請興建,此後來臺官員履職必先到此廟參拜媽祖 。 2018.10.19筆者拍攝 2018.10.19筆者拍攝       根據〈福康安征臺與媽祖信仰傳播〉一文,新祖宮為福康安用官帑所建,也是臺灣惟一由乾隆皇帝敕建的媽祖廟,其中廟中的千里眼、萬里耳(臺灣稱順風耳)神像著官裝,這和其它媽祖廟的千里眼、萬里耳神像明顯不同。( 參考劉福鑄〈福康安征臺與媽祖信仰傳播〉,《廣東海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5期,2008.10,頁17。)  2020.7.14筆者拍攝,廟內展示新祖宮媽祖、千里眼及順風耳神像著官裝照片。  殿內鎮殿媽祖神像為"軟身雕製",其配祀神像及開基媽祖配祀神像為建廟前後所刻,惟獨開基媽祖為舊祖宮的開基媽祖移祀新祖宮,另外新祖宮廟的建築歷史也比較舊祖宮久。(參考楊裕富,臺灣設計美學史,卷二,頁21、37、38。) 2020.7.14筆者拍攝,上張照片下方及這張照片為廟方展示右旋白螺相關的資料。    上方照片文章為新祖宮廟方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及故宮文物月刊資料撰寫而成,它指出右旋白螺為乾隆四十五年(1780)西藏班禪額爾德尼六世至熱河行宮為乾隆慶祝七十大壽。右旋白螺長18.6公分,中間部分可見白色殼體,頂端裝有黃金吹口,尾端與口有管狀體金屬包裝,上面裝飾各色寶石。在藏傳佛教中,右旋白螺為八地菩薩化身,專門為海族眾生說法,在海中能普照千里,凡光所至,海中水族皆來聞法,故風平浪靜,所以又有"定法珠"之稱。      右旋白螺在福康安渡海時,乾隆皇帝特賜帶往以保平安,此後與渡海官員結緣,被供在福州閩浙總督府署第五層樓,每年督撫將軍赴臺時皆帶此螺,內渡再繳回督署供奉,直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時繳回宮...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an serve in Heaven. 在地獄稱霸,勝過在天堂服侍他人。

    許多人處於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與衝突之中,往往屈就安逸.舒服的現狀;選擇自己想做的事,也許難難,但至少快樂,總比每天說服自己繼續忍受現況帶來的煎熬.痛快來得自由.心安。     38歲的我即將升大學四年級,回想當初的決定,一路走來倍感艱辛.孤獨,一直以為世界只有我為理想奮鬥,其實看看過去.現在有和我類似心路歷程的人並不少,這三年以來雖然辛苦,卻感覺真正地活著,心裡有時慶幸:還好當時沒有安於現狀而勇於奮手一搏。     "The mind is its own place, and in itself / Make a Heav`n of  Hell, a Hell of Heav`n.     (心有其境,本身/可使地獄變天堂,天堂變地獄。)     天堂.地獄存乎一心,重點不在處於何地,在於能否化阻力為助力,在順境時,把握當下盡最大努力。     P.S.以上兩句英文來自約翰.漢彌頓"失樂園",其中文翻譯參考"一句英文看天下"(作者:陳超明)

關於清實錄中的福隆安

  福康安二兄福隆安,字珊林,生年為乾隆八年 [1] ,卒於乾隆四十九年( 1784 ),尚乾隆第四女和嘉公主,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授和碩額駙 [2] ,是乾隆的親女婿,因為姑姑是孝賢皇后,所以也是乾隆的親侄。福隆安育有兩子,幼子即前述過繼給長兄福靈安,但乾隆四十二年即過世,長子「豐紳濟倫,初以公主子,命視和碩額駙品秩,授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奉宸苑卿。四十九年,襲爵,累遷兵部尚書,領鑾儀衛。嘉慶間,再坐事,官終盛京兵部侍郎。十二年卒。子富勒渾翁珠,襲爵。」 [3]   福隆安貴為皇帝女婿,又家世顯赫,在婚後不久即在御前侍衛行走,開始為清朝效勞,陸續管理光祿寺、宸苑、鑾儀衛、武英殿、圓明園等事務,並經常受乾隆之命往各處辦事。乾隆三十三年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在軍機處行走,之後陸續任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內務府大臣、理藩院尚書、健銳營、國史館總裁,且長期任崇文門稅務、步兵統領及負責熱河引見使部月選官,也多次隨乾隆南巡、木蘭秋獮等重大皇帝出巡活動,是乾隆重要的左右手,深受乾隆信任,乾隆曾說福隆安「久在朕前,習聞前後諭旨,深知朕心。」 [4] 遇到乾隆大壽及皇太后大壽時,乾隆則將慶典交福隆安承辦,如乾隆七十大壽,福隆安正在錦州查案,乾隆即命福隆安迅速回京,把案子交接給福康安 [5] ,皇太后七十大壽亦命福隆安等辦理 [6] 。   由上可知福隆安在朝廷中不論是公事或皇帝私事都要負責處理,乾隆知道福隆安身兼多職的情況,曾下諭旨把福隆安雜項事務開缺,但「緊要部旗等處」仍由福隆安管理, [7] 但福隆安直到重病臨終前這種身兼多職並常隨乾隆左右的情況沒有太大改變,為什麼乾隆非常信任福隆安並要福隆安留在身邊處理許多大大小小的事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乾隆認為福隆安不具有軍事長才,如乾隆三十七年大小金川戰役時,福隆安曾至前線處理之墨壟溝大敗桂林一案,並可能想仿效其兄福靈安欲在戰場效力請命留在軍營,但乾隆以「辦事需人」,且「 福隆安 在朕前日聆訓諭,較之現在軍營諸人,尤為真切,自能善體朕意,實力籌辦」且「統兵之事」非福隆安所擅長的理由拒絕,並要福隆安辦完事快速回京, [8] 另一個原因是乾隆需要福隆安這個重要助手,如乾隆四十五年雲貴總督出缺,乾隆考慮「內外滿漢大臣中堪膺此任者,如大學士 阿桂 ,職領綸扉,尚書 福隆安 ,扈從左右,不可遠去, 和珅 雖可,但往審之人,當避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