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19的文章

關於清實錄中的福長安

福長安   傅恆么子,生年不詳,卒於嘉慶二十二年( 1817 ),和父兄一樣出身侍衛,乾隆四十五年( 1780 )軍機機學習行走,歷任戶部、工部、兵部尚書和御前大臣、 鑾儀衛掌衛事大臣、內大臣 等職務,乾隆五十五年加太子少保,嘉慶三年加恩賞封候爵。嘉慶四年正月三日乾隆帝駕崩,正月八日因受和珅牽連隨即被革職下獄治罪 [1] ,其理由為「在軍機處行走,與和珅朝夕眾處,凡和珅貪黷營私,種種不法罪款,知之最悉」,但「三年中並未將和珅罪蹟奏及,是其扶同徇隱,情弊顯然」,且抄家財物「雖不及和珅之金銀珠寶數逾千萬,但已非伊家之所應有,其貪黷昩良,僅居和珅之次,並著一併議罪」 [2] ,十八日照「朋黨律擬斬」,「但科道中並未將福長安指款參劾,而所抄資產,究不及和珅十分之一,和珅現已從寬賜令自盡,福長安亦著從寬改為應斬監候秋後處決,並著監提福長安前往和珅監所,跪視和珅自盡後再押回本獄監禁」 [3] ,福長安在官場上和和珅過於密切,嘉慶在一手掌握大權後,清掃和珅勢力並視福長安為第二號人物予以打擊,但在律法上勉強只能用「朋黨律」處罰,畢竟知道和珅貪贓枉法之情不只福長安一人,而所抄家產雖不及和珅十分之,但嘉慶認為如此富裕一定是貪污而來,其子錫麟所承襲長兄福靈安的雲騎尉雖然保留,但不准在乾清門行走,令回本旗當閒散差使,同年八月十九日嘉慶加恩釋放福長安,令父子兩人永遠在裕陵充當供茶拜唐阿以感念乾隆之恩。 [4]   福長安在和珅一案遭受重大政治打擊,雖然逃過一死,但此後在官場起起落落。嘉慶六年以腿疾呈請回京醫治,被嘉慶駁斥:「僅生瘡癤,即託故並未詢陵當差 …… 上則皇考陵寢所在,下則伊父墳墓亦在左近,福長安若稍有天良,何忍輕離,竟欲回京耶,無君無父,殊為可惡 …… 著即革職,發往盛京作為披甲 …… 錫麟亦著隨往盛京,即以該處防禦補用。」 [5] 過了兩年因從前查辦興京民人私砍木植一案調查仔細被嘉慶加恩拔擢為興京城守尉 [6] ,但不久因拘拏無辜冒功被降職為驍騎校。 [7] 這段期間以「當差奮勉」,賞二等侍衛,與其子錫麟回京。 [8] 回京後先後任圍場總管及熱河副都統、馬蘭鎮總兵官兼總內務府大臣。在癸酉之變後令選兵六百名隨直隷總督溫承惠( 1754-1832 )剿賊, [9] 嘉慶二十二年去世贈都統銜,賞銀三百治喪。 [10] 表   清實錄中有關福...

關於清實錄中的福隆安

  福康安二兄福隆安,字珊林,生年為乾隆八年 [1] ,卒於乾隆四十九年( 1784 ),尚乾隆第四女和嘉公主,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授和碩額駙 [2] ,是乾隆的親女婿,因為姑姑是孝賢皇后,所以也是乾隆的親侄。福隆安育有兩子,幼子即前述過繼給長兄福靈安,但乾隆四十二年即過世,長子「豐紳濟倫,初以公主子,命視和碩額駙品秩,授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奉宸苑卿。四十九年,襲爵,累遷兵部尚書,領鑾儀衛。嘉慶間,再坐事,官終盛京兵部侍郎。十二年卒。子富勒渾翁珠,襲爵。」 [3]   福隆安貴為皇帝女婿,又家世顯赫,在婚後不久即在御前侍衛行走,開始為清朝效勞,陸續管理光祿寺、宸苑、鑾儀衛、武英殿、圓明園等事務,並經常受乾隆之命往各處辦事。乾隆三十三年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在軍機處行走,之後陸續任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內務府大臣、理藩院尚書、健銳營、國史館總裁,且長期任崇文門稅務、步兵統領及負責熱河引見使部月選官,也多次隨乾隆南巡、木蘭秋獮等重大皇帝出巡活動,是乾隆重要的左右手,深受乾隆信任,乾隆曾說福隆安「久在朕前,習聞前後諭旨,深知朕心。」 [4] 遇到乾隆大壽及皇太后大壽時,乾隆則將慶典交福隆安承辦,如乾隆七十大壽,福隆安正在錦州查案,乾隆即命福隆安迅速回京,把案子交接給福康安 [5] ,皇太后七十大壽亦命福隆安等辦理 [6] 。   由上可知福隆安在朝廷中不論是公事或皇帝私事都要負責處理,乾隆知道福隆安身兼多職的情況,曾下諭旨把福隆安雜項事務開缺,但「緊要部旗等處」仍由福隆安管理, [7] 但福隆安直到重病臨終前這種身兼多職並常隨乾隆左右的情況沒有太大改變,為什麼乾隆非常信任福隆安並要福隆安留在身邊處理許多大大小小的事呢?其中一個原因是乾隆認為福隆安不具有軍事長才,如乾隆三十七年大小金川戰役時,福隆安曾至前線處理之墨壟溝大敗桂林一案,並可能想仿效其兄福靈安欲在戰場效力請命留在軍營,但乾隆以「辦事需人」,且「 福隆安 在朕前日聆訓諭,較之現在軍營諸人,尤為真切,自能善體朕意,實力籌辦」且「統兵之事」非福隆安所擅長的理由拒絕,並要福隆安辦完事快速回京, [8] 另一個原因是乾隆需要福隆安這個重要助手,如乾隆四十五年雲貴總督出缺,乾隆考慮「內外滿漢大臣中堪膺此任者,如大學士 阿桂 ,職領綸扉,尚書 福隆安 ,扈從左右,不可遠去, 和珅 雖可,但往審之人,當避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