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4的文章

福州遊記-4 閩江之心夜遊閩江(2024.8.9-2024.8.13)

 福州的閩江在倉山區分為南北,北邊這條有許多小河像白馬河、三捷河等都流到閩江,這些幾乎都有小船可以遊河。閩江也有船乘坐遊江,我們這次去解放大橋旁有個閩江之心,它有分158的船,大概是比較新的船,往下游大概是到鼓山大橋又折返,船上有現場演奏,並送苿莉茶,最大亮點為岸的兩邊有大樓燈光秀。 這天正好是情人節,有特別節歌舞表演,水準不錯,有男女高音。 這艘是我們坐的船。速度快又穩。 中洲島很美,但其實他是很舊的建築,一樓都是閒置的店舖,走在它的下面,它其實像鬼屋。 回來我們走苿莉大街到解放大橋,過馬路沒多久就是上下杭。 冰粉、冰麵這次都沒吃到。 解放大橋整條中,中間要走下去中洲島,再走上來就是煙台山。 煙台山那邊的碼頭也有船遊河,但不知是往上還是下游。     

福州遊記-3 鼓山湧泉寺、摩崖石刻(2024.8.9-2024.8.13)

     鼓山-湧泉寺     鼓山現在有地鐵2號線可以搭乘,到鼓山站是目前的倒數第2位,未來應該會通車到馬尾。地鐵出來後是鼓山山下,可以搭公車上去,也有私人車,一人都是10元。上去到湧泉寺大約是15分。快到寺廟入口前,在梅里司機告訴我們不用收門票40元的小徑,但我們一個人要給他20元。在梅里的地方有條小路通到一條爬山路道,便可到門口的下方。 看到這個涼亭就是入口的後方了。 這個不是大門,而是另一個入口。 湧泉寺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有信徒捐獻。 "靈泉潤寰區"為臺灣台南廳武廟街信女林朝姑敬獻 同個柱子的另一面"開入聖之門",臺灣阿緱新東勢信士李盛福敬獻 也有民國時期的石刻 進去時我們從另一個門進去,而不是從大門。 這可能是僧人吃素的地方。 素馨齋前有一個湖,中間供奉著觀音。 後方有賣金紙和香,但不便宜。 這裡才是正門進來的路。 正門,上題海天砥柱 正門另一面,題"萬福來朝" 湧泉寺正面 羅漢泉 羅漢泉為唐朝靈嶠禪師入山降龍時,以仗點地而湧出得名。寺名也因此而來。 正殿,氣勢還蠻雄偉的,兩廂皆有走廊,牆皆有石碑。 虎邊有一個碑是連戰所題。 其中一個石柱有陳寶琛題字。 鼓山有很多地方可以遊玩,但我們只去了湧泉寺和摩崖石刻。 在入口右邊有個迴廊,會到這個"靈源深處",歷代不少文人都來鼓山,也留下刻字 北宋蔡襄題的"忘歸石",北宋書法著名的蘇、黃、米、蔡之一蔡襄,原來是福建人 國師岩乃閩王"王審知"封僧人"神晏"為國師,相傳為陳襄所書 還有一個"壽"字為朱熹為題,在面對喝水巖看左邊看能看到 也有海外華人回來刻的,石刻非常多,但可發現大部分都是清末民初刻的

福州遊記-2 三坊七巷(小黃樓、水榭樓台、沈葆楨故居、林則徐紀念館、嚴復故居)—(2024.8.9-2024.8.13)

   第一天班機中午就到了福州,坐了計程車到上下杭栖酒店,才傍晚時刻,所以逛了一下上下杭,隔天早上就去了五A級的三坊七坊。   這時候我們不太清楚計程車的費用,就走路去地鐵1號線(大陸稱捷運為地鐵,這在台灣當然是怪怪的,台灣捷運有高架和地下的)的達道站,北上只需三站就到東街口,出來就是三坊七巷了。 在去捷路的路上看到了24小時圖書書館,和台灣部分捷運出入口有一樣的自助書店,對於愛看書的我,看到這個圖書館,心中暗暗稱讚。 沙合橋在上下杭西北出口直走會遇到,現在只剩門樓了。   福州的捷運硬體設確實很近,車廂還有螢幕看,都數位化了,但是用現金很不方便,它的購票機有的不收錢幣和紙幣,或者只收錢幣,所以每次買票要去服務台換錢幣。 大陸坐地鐵都要經過安檢,水都要檢查,會叫你自己喝一口看看,或者用儀器去測。現在他們65歲以上老人坐地鐵不用錢,我們坐3站,只要3塊人民幣,算很便宜。有時候假日地鐵會不用錢,但這沒有標準,完全看政府。   地鐵出來就是東百中心,是一間大型百貨公司的樣子,出口右轉就是塔巷,左轉走楊橋東路到它的中軸線南後街,也可以開始逛。 三坊七巷第四天我們也有來逛,因為實在太大了。這裡和上下杭一樣全商業化,幾乎都是租給店家做生意,有些還有歷史意義的則開放參觀,但蠻多要錢的,但幾乎持有台胞證就不用收費,大部分都是要收20元。    嚴復故居在郎官巷,在塔巷的北邊。嚴復我的印象是小時候讀書,他翻了'天演論',來福州前看了紀錄片,才知道他是船政學堂最早的畢業生,來這裡才知道他和板橋林家是親戚,而且書法造詣頗高。 進入正廳正好在灑水,福州確實夏天比台灣熱一點。   正廳中間匾額"吾宗之光",誰題的呢?原來是辜振甫、辜嚴倬雲夫婦,我就想為什麼。 落款題字者為"孫婿辜振甫 孫女倬雲 叩拜恭獻"嚴復的孫女是辜嚴倬雲,和我同行的同學說,因為是自家人,辜嚴卓雲沒有加上姓氏。 兩邊題字"有王者興必來取法""雖聖人起不易語言" 正廳兩邊是嚴復書法。 右邊柱子"盡黜才華見真性" 左邊柱子"總來辛苦為黎元" 這兩句話誰作的呢,在兩廂的有一個簡介發現原來是陳寶琛作詩稱讚嚴復的。 陳寶琛欣賞嚴復外,並促成自己妹妹陳芷芳的女兒林幕蘭和嚴復的三子嚴琥的婚姻(辜嚴倬雲是嚴琥和林幕蘭的女兒),陳芷芳的丈夫是板橋林家的林爾康;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