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班機中午就到了福州,坐了計程車到上下杭栖酒店,才傍晚時刻,所以逛了一下上下杭,隔天早上就去了五A級的三坊七坊。
這時候我們不太清楚計程車的費用,就走路去地鐵1號線(大陸稱捷運為地鐵,這在台灣當然是怪怪的,台灣捷運有高架和地下的)的達道站,北上只需三站就到東街口,出來就是三坊七巷了。
在去捷路的路上看到了24小時圖書書館,和台灣部分捷運出入口有一樣的自助書店,對於愛看書的我,看到這個圖書館,心中暗暗稱讚。
大陸坐地鐵都要經過安檢,水都要檢查,會叫你自己喝一口看看,或者用儀器去測。現在他們65歲以上老人坐地鐵不用錢,我們坐3站,只要3塊人民幣,算很便宜。有時候假日地鐵會不用錢,但這沒有標準,完全看政府。
地鐵出來就是東百中心,是一間大型百貨公司的樣子,出口右轉就是塔巷,左轉走楊橋東路到它的中軸線南後街,也可以開始逛。
三坊七巷第四天我們也有來逛,因為實在太大了。這裡和上下杭一樣全商業化,幾乎都是租給店家做生意,有些還有歷史意義的則開放參觀,但蠻多要錢的,但幾乎持有台胞證就不用收費,大部分都是要收20元。
嚴復故居在郎官巷,在塔巷的北邊。嚴復我的印象是小時候讀書,他翻了'天演論',來福州前看了紀錄片,才知道他是船政學堂最早的畢業生,來這裡才知道他和板橋林家是親戚,而且書法造詣頗高。
進入正廳正好在灑水,福州確實夏天比台灣熱一點。
正廳中間匾額"吾宗之光",誰題的呢?原來是辜振甫、辜嚴倬雲夫婦,我就想為什麼。
落款題字者為"孫婿辜振甫 孫女倬雲 叩拜恭獻"嚴復的孫女是辜嚴倬雲,和我同行的同學說,因為是自家人,辜嚴卓雲沒有加上姓氏。
兩邊題字"有王者興必來取法""雖聖人起不易語言"
這兩句話誰作的呢,在兩廂的有一個簡介發現原來是陳寶琛作詩稱讚嚴復的。
陳寶琛欣賞嚴復外,並促成自己妹妹陳芷芳的女兒林幕蘭和嚴復的三子嚴琥的婚姻(辜嚴倬雲是嚴琥和林幕蘭的女兒),陳芷芳的丈夫是板橋林家的林爾康;所以台灣板橋林家、辜家和嚴復、陳寶琛家族都是有姻親關係的。
位於官巷26號的沈葆楨故居,持台胞證也是免費入場,正好目前故居內有展覽"沈葆楨巡視台灣史亦展"
沈葆楨一手創立船政學堂、馬尾造船廠,後來沈葆楨因處理1874年牡丹社事件來台灣,也在台灣做了許多建設,看了這張簡介才知他也有帶船政學堂生來台灣繪製地圖。
沈葆楨書法
薩鎮冰書法
乾隆時內務府掌江西景德鎮督陶官唐英,居然有他的題字,是否為真品還是仿造的?
三坊七巷另一著名的水榭戲台,位於衣錦坊,相較南後店擁擠人潮,這裡門可羅雀。
水榭戲台在右邊門進入,目前福州只剩這個水榭戲台,其它街道上的是現代建的
它的對面是原來看戲的廳堂
它的設計有點像現在的演奏音樂廳,唱戲、樂器聲音可環繞整個空間
這有個雪洞,禁止進入,雪洞原是有避暑用的,裡面涼涼的,用紅糖、糯米、生石灰做成,是富貴人家的基本配備,進去後可達二樓觀戲
泔液境大概是少數留下來的真正的古蹟了。
主軸線南後街很商化,賣的手工品、土產、飲料、小吃非常多,飲料雖然價格不低也很小杯,但好喝。
壽山石為中國四大篆刻石,南後街眾多的店中也有可以挑到便宜的、漂亮的,我和同行友在一家店有買到壽石山的項墜,物超所置,老闆娘還送東西,她說疫情前時機很好,很好賣,價錢可賣很高,還供不應求,疫情後大家沒有那麼大方了,現在都便宜賣了,儘管三坊七巷遊客人山人海,中國經過了疫情,經濟確實打擊很大。
其它有的店買東西都要謹慎,我女朋友買一個珍珠的胸計,回去一下子上面的飾品就掉了,隔天回去補了後,回到台灣,珍珠也掉了,品質似乎沒有台灣好啊。
林則徐故居應該沒有開放,裡面有林則徐相關的史料,這才是我想要去的。
步行中間還經過一個清真寺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