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20的文章

福康安與鹿港新祖宮

   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一黨後,在臺灣有幾處有關福康安的廟宇文物等,其中有兩座媽祖廟由福康安所倡建,十道乾隆御制碑文,兩座奉旨建造的生祠,及義民等所立碑文。 其中 位於彰化縣鹿港鎮埔頭街96號的「新祖宮」為兩座媽祖廟其中之一 。   新祖宮正門 2018.10.19筆者拍攝       照片是埔頭街新祖宮的正門,在門中間上「天后宮」三個字左右有「敕建」兩個字,「天后宮」現在臺灣習慣統稱媽祖廟,漬實錄都以天后宮稱之。 此銘文在正門的右邊;新祖宮管委會指新祖宮為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一黨後奏請興建,此後來臺官員履職必先到此廟參拜媽祖 。 2018.10.19筆者拍攝 2018.10.19筆者拍攝       根據〈福康安征臺與媽祖信仰傳播〉一文,新祖宮為福康安用官帑所建,也是臺灣惟一由乾隆皇帝敕建的媽祖廟,其中廟中的千里眼、萬里耳(臺灣稱順風耳)神像著官裝,這和其它媽祖廟的千里眼、萬里耳神像明顯不同。( 參考劉福鑄〈福康安征臺與媽祖信仰傳播〉,《廣東海洋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卷5期,2008.10,頁17。)  2020.7.14筆者拍攝,廟內展示新祖宮媽祖、千里眼及順風耳神像著官裝照片。  殿內鎮殿媽祖神像為"軟身雕製",其配祀神像及開基媽祖配祀神像為建廟前後所刻,惟獨開基媽祖為舊祖宮的開基媽祖移祀新祖宮,另外新祖宮廟的建築歷史也比較舊祖宮久。(參考楊裕富,臺灣設計美學史,卷二,頁21、37、38。) 2020.7.14筆者拍攝,上張照片下方及這張照片為廟方展示右旋白螺相關的資料。    上方照片文章為新祖宮廟方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片及故宮文物月刊資料撰寫而成,它指出右旋白螺為乾隆四十五年(1780)西藏班禪額爾德尼六世至熱河行宮為乾隆慶祝七十大壽。右旋白螺長18.6公分,中間部分可見白色殼體,頂端裝有黃金吹口,尾端與口有管狀體金屬包裝,上面裝飾各色寶石。在藏傳佛教中,右旋白螺為八地菩薩化身,專門為海族眾生說法,在海中能普照千里,凡光所至,海中水族皆來聞法,故風平浪靜,所以又有"定法珠"之稱。      右旋白螺在福康安渡海時,乾隆皇帝特賜帶往以保平安,此後與渡海官員結緣,被供在福州閩浙總督府署第五層樓,每年督撫將軍赴臺時皆帶此螺,內渡再繳回督署供奉,直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時繳回宮...

有關福康安家世背景

  福康安家族來自滿洲沙濟的富察氏。關於滿洲的富察氏在 《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      富察本係地名,因以為姓氏,其族甚繁,散處於沙濟、葉赫、額宜湖、札庫塔、蜚悠城、訥殷、額赫庫倫、訥殷江、吉林烏喇、長白山及各地方。 [1]   福康安的姓氏為富察,本來是指地名,後來成為姓氏,富察氏一族分布在當時的滿洲各地,其中福康安的祖先來自沙濟。     福康安先祖最早在清朝官修史書中有記錄者應為其六世祖-王吉努(或旺吉努),根據 《八旗通志初集》:「 國初以沙濟地方來歸人丁,編為半個牛彔,令王吉努管理。」 [2]   國初應該指清太祖努爾哈赤創業初期。牛彔(或牛錄)是滿語,指箭的意思,在漢語翻為「佐領」;早期女真人狩獵十人編一組,九人須各出一支箭給帶頭者,後來演變為努爾哈赤所創的集合軍事、農事和政治的八旗組織的最基本單位,規定三百人編為一個牛彔。王吉努管理的半個牛彔後來編屬鑲黃旗第三參領第十佐領,這個佐領長期由王吉努的後代管理。   另一本有家譜性質的 《沙濟富察氏宗譜》,提到更早些的福康安祖先的記載:其族始於舒莫爾根、檀都兩兄弟,舒莫爾根一支人丁不興,而檀都傳到第四代時分為兩支,年幼的一支為王吉努,年長的一支為莽色都朱瑚帶領, [3] 莾色都朱瑚的族女(一說為女兒)袞代( ?-1620 )後來改嫁努爾哈赤,並生下莽古爾泰( 1587-1633 )、德格類( 1597-1635 )、莽古濟( 1590-1635 )。   王吉努生有二子,長子萬濟哈及次子季爾塔巴,萬濟哈承襲其父王吉努接管鑲黃旗第十佐領,此二人也許一生未有重大功績,目前沒有看到相關記載。   萬濟哈長子哈什屯( 1598-1663 或 1599-1664 ), [4] 為富察氏第一個首位出身侍衛有戰功,後來位列大臣、受恩詔賜世職,可以說沙濟富察氏由他開始興盛,後來在睿親王多爾袞( 1612-1650 )攝政時受到牽連而降職,後被平反復職。   哈什屯初任前鋒校, [5] 後授侍衛職,承襲佐領,擔任過禮部參政,從清朝人物傳記的記載來看,在順治朝前,應該經常在戰場征戰,順治朝後曾任內大臣。一生比較值得一提的事蹟:   1. 崇德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