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筆者目前寫碩論中有關福隆安的資料整理而來。因為福靈安及其一家目前雖有清代傳記留下,且戲劇中常有他們一家的角色在內,但許多記載仍有空白和需要補正之處,其中福靈安的部分,因為清實錄資料較少,我已有一個整理的結果,先放在網站給有興趣的人分享,其它若已整理到一個完整章節再依次放在網路。
福靈安字瑾林,娶愉郡王弘慶(康熙第十五子胤禑之第三子)女兒,為多羅額駙,[1]也是乾隆帝的姪女婿,為乾隆朝大學士傅恆的長子,他的三個弟弟,分別為福隆安、福康安和福長安,皆是乾隆中後期深信重用之臣,傅恆親姐為乾隆第一任皇后孝賢皇后,所以福靈安亦是乾隆的親侄,福隆安則是娶乾隆第四女和嘉和碩公主,是為和碩額駙。
關於福靈安的生卒年目前是不確定的,一般寫傅恆或提到福康安時,若提到福靈安,大概都是略過或在生年的資料中打一個問號,但從清實錄的一個記載可以推論出福靈安大概的年紀;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朝第二次用兵準噶爾,二十一年(1756)傅恆參與指揮戰役,並派請福靈安前往軍營效力,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準噶爾後因福靈安「尚非披堅執銳之歲,而即能奮勇行陣」[2]而升頭等侍衛,推斷「非披堅執銳之歲」最多應該在二十歲,所以其生年應在乾隆四年之後,其卒年為乾隆三十二年(1767),所以去世時應不超過二十八歲。
福隆安的後代子嗣一般記載也是經常未提或跳過,這個部分目前筆記看到相關的記載有兩個答案。第一個是福靈子無子,其子乃由二弟福隆安次子過繼來的,在清實錄的記載中,福康安在參加大小金川戰役快要結束時,因有功「著賞給三等男,所有伊原襲伊兄福靈安之雲騎尉,著福隆安次子豐紳果爾敏承襲。」[3],再看另一諭旨:「從前將福隆安次子豐紳果勒敏嗣與伊兄福靈安為子,承襲雲騎尉,今豐紳果勒敏病故,別無承嗣之人,著將雲騎尉暫行停襲,俟福隆安生子後,再令承襲」,[4]前一個諭旨告訴我們福康安承襲的世職雲騎尉是承襲長兄福靈安的,而現在有功賞給三等男的世職,原承襲的雲騎尉由二哥福隆安的次子豐紳果爾敏承襲,後一個諭旨告訴我們福隆安的次子豐紳果爾敏(第二個諭旨寫豐紳果勒敏,不知孰對孰錯)是原先過繼給長兄福靈安的,所以我們從清實錄可以知道福靈子應該生前無子,而福隆安次子豐紳果爾敏過繼給了福靈安,至於豐紳果爾敏是福靈安生前還死後過繼的,目前無法判斷,因為福靈安死於三十二年,從上面諭旨知道福康安先承襲了福靈安的雲騎尉,照理福靈安死後若豐紳果爾敏已過繼,那麼應該是豐紳果爾敏先承襲,而不是福康安先承襲了,但是上面諭旨得知福康安賞三等男後再將雲騎尉賞給豐紳果爾敏,所以有可能是福靈安死後豐紳果爾敏才過繼。第二個答案是福靈安之子是么弟福長安之子過繼來的。這個資料是看到黃一農院士在〈史實與傳說的分際─福康安與乾隆帝關係揭秘〉,頁125,圖一「沙濟地方富察氏世系圖」中載明福靈安之子為福長安之子錫麟過繼,這條資料可能來自《仁宗睿皇帝實錄》,卷三十八,頁432-1,嘉慶四年正月下,十八日(丁丑)條,關於福長安因和珅一案獲罪中提到福長安之子「錫麟,原係承襲傅靈安雲騎尉世職,福長安獲罪,候爵自應斥革,與傅靈安無涉,著仍加恩准錫麟承襲雲騎尉」,這是否代表福長安之子錫麟後來也過繼為福靈安為子而承襲雲騎尉,有待考查。
福靈安早亡,一生事蹟不多。乾隆二十年(1755)清朝第二次用兵準噶爾,二十一年(1756)傅恆參與指揮戰役,並派請福靈安前往軍營效力,授三等侍衛在乾清門行走,二十四年(1759)「從定邊將軍兆惠剿賊於葉爾羌,敘功擢二等侍衛」,平定準噶爾後因「尚非披堅執銳之歲,而即能奮勇行陣」升頭等侍衛,二十七年(1762)賞給雲騎尉世職。[5]
乾隆三十年(1765)清朝用兵緬甸,負責戰役的雲貴總督楊應琚(1696-1766)患病,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乾隆派乾清門侍衛福靈安帶御醫前往診視,[6]表面上看起來乾隆擔心前線征剿緬甸的楊應琚病情,特派御醫前往診病,實際上是要福靈安探查軍情,沒想到楊應琚「捏飾乖謬」,欺瞞軍情,但因乾隆有旨:「福靈安即不妨同往統兵進勦,如該處勢難籌辦,伊即可一面據實詳悉入奏,一面回京」,[7]乾隆希望福靈安可以見機帶兵進剿,如果無可乘回京奏報前線情況亦可,而福靈安接旨後「有心奮勉」,即迅回到雲南永昌,暫時署理因征緬粉飾軍情,征剿不力的永北鎮總兵朱崙,[8]不久再暫代永昌鎮總兵,四月福靈安赴木邦一帶進剿,沒想到染上瘴癘,且乾隆起初以為「不致為大患」,並且關心病情,還在諭旨中問為何都沒有回報如何診治調理,但不久得到福靈安在乾隆三十二年六月中旬病逝在永昌的消息,[9]倘若福靈安當初完成任務回京禀報緬甸軍情,也許不會病逝,乾隆應該沒想到福靈安銜命帶御醫前往前線,自己卻染病未歸,乾隆痛失姪女婿(同時也是親姪兒),更令乾隆想不到是二年後福靈安的父親傅恆也因同一場戰事在前線染上瘴癘,而弟弟福康安亦和長兄一樣受命帶御醫前往診治,隔年傅恆病逝京城,這場戰役傅恆父子均為國捐軀。
以上目前筆者碩論中有關福靈安的資料,這部分因為目前在查看有關清代傳記或研究都沒有提到,所以整理出來給有興趣的人參考,若有錯誤希望讀者可以提出糾正,以下附帶福靈安一生的簡略表格。
時間
|
職位
|
資料來源
|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四日
|
因征準噶爾奮勇行陣,賞給頭等侍衛
|
清實錄
|
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
派赴密雲縣
|
清實錄
|
乾隆三十年八月十八日
|
赴避暑山莊
|
清實錄
|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
以大學士管雲貴總督楊應琚病,令乾清門侍衛福靈安帶御醫馳往診視
|
清實錄
|
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十四日
|
以侍衛福靈安、為正白旗滿洲副都統(因派至探楊應琚病及帶兵進剿有功)
|
清實錄
|
|
|
|
乾隆三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
|
暫理永北鎮總兵
|
清實錄
|
三月四日
|
暫理永昌總兵
|
清實錄
|
六月中旬
|
因染瘴癘身故於永昌病故
|
清實錄
|
附記:實錄線上資料庫網址
1.這個中研院史語所資料庫相當好用,它有明清朝和韓國的實錄,可以關鍵字搜尋,搜尋出的內容還不只有標題,資料下面還有關鍵字上下數行的文字可以快速瀏覽是否為自己所要的資料,亦可以友善列印,對研究者省去大量時間。但使用完後,下次不要直接連結,要在google等搜尋引擎再打"清實錄"後,再進去一次,直接連結它會要求你要輸帳密後登錄。
2.此資料庫頁數和中國大陸中華書局版本的清實錄相同,應該資料庫用的是中華書局版。
2.此資料庫頁數和中國大陸中華書局版本的清實錄相同,應該資料庫用的是中華書局版。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