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安自十九歲參與大小金川戰役,四十二歲戰死於湖南,二十三年間約有一半時間在戰場,雖然「年富力強」,身體卻早已出現疾病;黔湘苗民戰爭因過於勞累染瘴病故,無法依皇帝計劃,平定亂事再往湖北處理白蓮教一案。乾隆五十二年前往臺灣途中,福康安舊疾復發並出現心跳便血之症,經過調治痊癒,從官方檔案無法得知舊疾為何。在廓爾喀戰前,福康安隆冬之際急行青海,出口西藏後染上瘴癘,五十八年回內地時「感寒解瘴舊病頓發」,由此可知福康安的舊疾從未根治。
黔湘苗民戰爭是所有乾隆朝戰役官兵染瘴人數最多的,福康安出現頭暈、腹泄和隔膈郁結,應也染上瘴癘,舊疾是否同時復發不得而知,然而福康安不願休息請醫,錯失調治良機,猝然病死沙場,時年四十二歲。父親傅恆、長兄福靈安均染瘴病故,二兄福隆安亦壯年病故,父子五人惟福長安年壽較久,其它四人均早亡。
乾隆對福康安屢屢稱其強壯、年富力強,但實際上福康安的健康很早就出現毛病。安南戰役結束後,乾隆雖認為福康安身體「素為強壯」,[1]但仍擔心福康安染上瘴癘,命福康安提早回程。廓爾喀二次入侵西藏時,乾隆命福康安前往進剿,稱福康安「素性勇往急公,能耐勞苦」,[2]其實福康安的身體健康在平定臺灣林爽文前就有舊疾。乾隆五十三年五月十五日,福康安上奏乾隆:
[1]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三百二十六,頁955-1,乾隆五十四年四月上,十日(丙申)。
[2]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三百九十二,頁699-1,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上,二日(壬寅)。
[3]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處文獻科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六十八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8),頁272。
[4]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處文獻科編,《宮中檔乾隆朝奏摺》第六十八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8),頁272。
[5] 《高宗純皇帝實錄》,卷一千四百二十七,頁88-1,乾隆五十八年四月下,二十二日(甲申)。
[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合編,《清代前期苗民起義檔案史料(下冊)》,嘉慶元年五月十四日,「和琳奏摺」,頁223;224。
[7] 〔清〕鄂輝等撰,《欽定平苗紀略》,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40輯,第14冊,卷二十八,頁467。
[8] 〔清〕鄂輝等撰,《欽定平苗紀略》,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40輯,第14冊,卷三十二,頁517。
留言
張貼留言